南涧小学坐落在山清水秀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。11月2日,“快乐的琴键”音乐教室捐赠仪式在这片美丽的校园举行。
捐赠仪式上,学生们表演了彝族舞《福娃跳菜》,展示了彝乡孩子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好客。。“跳菜”意即跳着舞上菜,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集舞蹈、音乐、杂技与饮食为一体的传统民族文化,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南涧县也被誉为“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”。
捐赠仪式后,音乐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“快乐的琴键”音乐教室,开始了孩子们第一堂钢琴课。郎朗艺术基金会理事刘成敏先生也通过视频方式送来祝福,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。
传承民族文化 促进全面发展
南涧小学有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学生。这些从小就生活在“跳菜之乡”和“打歌之乡”的孩子们,可以说是“一会说话就会唱歌,一会走路就会跳舞”,具有良好的音乐天赋,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。
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,在各类艺术文化活动中,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,更激发了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,学校也成为首家被列入大理州国家级生态保护区非遗传承示范校园。尽管学校高度重视音乐教育,但音乐教学设备的匮乏落后制约了教学开展。“快乐的琴键”带来专业的音乐设备,让这里的小小传承人们更好地学习并发扬优秀民族文化。
春风化雨 传递关爱
南涧曾是国家级贫困县,虽然已于去年顺利脱贫,但许多人依然在外打工。南涧小学有95%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或外出务工人员子女,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。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解决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困难,学校创立了“亲情驿站”,弥补家人在他们生活中的感情缺位。
“快乐的琴键”音乐教室的到来,让孩子们在课余有了好去处,在音乐的陪伴中,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温暖,消除孤独感,丰富课外生活,健康阳光,开朗向上。